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 服务项目 |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605号(医疗卫生类3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5-09-16 20:48:03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605号(医疗卫生类3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武医健康养生的社区化建设与服务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体育总局高度重视武医健康养生的社会价值。武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将武医健康养生体系引入社区,加强社区化建设和服务,既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通过疾病预防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压力,实现健康促进与医疗资源优化的双重效益,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体育总局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推动武医健康养生社区化建设。2022年底,组织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在上海、浙江、湖北、贵州和海南五省市先行先试开展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工作,各地依托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服务场所等载体,为居民提供体质与健康测评、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康复等服务,部分省市充分发挥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功效,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推广太极拳健康工程,充分利用社区和企业的闲置场地,开辟武术训练场所和建设配套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太极拳健身站点、培养太极拳骨干教练。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发挥非药物疗法早期干预作用,为慢性病早期患者提供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建议,编制《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膳食运动指导要点基层医务人员应用实操手册(试行)》,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在接诊和随访时加强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慢性病患者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的非药物干预服务,其中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内容。

  体育总局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班,加强武术人才培养。2024年,共开展传统武术教练等培训活动80余期,约13700人参加培训;组织开展五式太极拳网络教学慕课和教练员培训网络慕课摄制工作。2025年,举办首期全国武术太极拳防治慢病国际前沿临床研究方法学习班,切实从循证医学角度,提升太极拳促健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组织“武术进家庭—100名家庭医生人才培训班”,100名来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护士和健康管理师参加培训,鼓励家庭医生提供武术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武术健身指导服务。

  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普宣传和研究工作,统筹推进体育科普与科学健身指导工作。一是创新开展体育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体育科普定点帮扶、援疆等特色活动,举办“体育科普中国行”系列品牌活动,深入学校、乡村、社区,结合重要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体育科普活动,积极推广“运动是良医”理念,把科学健身知识和指导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二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建立与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体育版、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渠道,构建新闻传播矩阵;发挥体育行业优势,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中国体育彩票两家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丰富体育科普传播形式,提升影响力。三是打造具有影响力赛事IP,创新办赛新模式,扩大武术受众人群和参与度。举办“太极拳健康工程-2024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太极拳选拔赛”系列赛事,来自五大洲29个国家的25918人参赛,网络总访问量达1.72亿次,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24〕31号),要求各地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等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等方式开展活动。

  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武医融合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促进体医融合,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养生功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将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列为重点任务;体育总局即将发布实施《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也对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在具体实践层面,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制定《太极拳运动发展规划(2025-2035)》等政策文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设立太极拳研究院项目,深入开展武医融合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征集典型案例,推动太极拳健康工程升级,全面提升公众对武医融合的认知水平。

  推动武医健康养生社区化建设与服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还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下一步,体育总局将加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适当运动等健康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99号   电话:400-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夏令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