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 基地介绍 |

巨石淮安零碳智造基地:以绿色“微循环”引领玻纤产业革命

时间:2025-08-25 20:20:43
  

  在江淮平原上,一座座风电机组的叶片划破天际线,智能工厂内的机械臂精准抓取细若发丝的玻璃纤维。这里,坐落着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中国巨石淮安基地。这艘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工业巨舰于2024年投产,目前已具备20万吨零碳玻纤产能,更在今年2月启动第三条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纤生产线建设。当全球制造业在碳中和浪潮中不断求索时,这座工厂已实现100%绿电运行,每小时减少60吨碳排放,书写着建材工业绿色革命的崭新篇章。

  在巨石淮安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顾建定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这个由中国巨石倾力打造的高端制造基地。顾建定介绍,巨石淮安基地的诞生,是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龙头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铿锵回应,是中国巨石积极践行ESG责任、履行行业自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首次整合零碳技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为玻纤行业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树立了新标杆。”

  面对玻纤生产这一传统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的严峻挑战,巨石以“绿电先行”破局,开创性地采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生产,实现工厂运行“净零”排放,将“双碳”承诺从口号化为现实。

  从布局绿电到使用绿电,巨石不断加大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投入,成立了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为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公司发展开辟了发展新能源的新赛道。

  该风电项目于2024年上半年并网发电,是我国首个180米超高混塔批量商业化项目,走进风场,还能看到成片配套的储能装置。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233兆瓦的风电场项目,配套了47台风电机组,全年风力发电量超过6亿千瓦时,相当于1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长宇介绍道。

  更令人瞩目的是,今年公司还启动了500兆瓦风力发电建设二期项目,届时年发电量可达13.5亿千瓦时,能够中和约87万吨碳排放,将为淮安基地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并持续提升中国巨石的绿色制造水平。

  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首发经济”的典范。在“零碳”与“智能制造”双重维度上,巨石实现了国际性突破,完全契合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支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品、技术或模式首发”的导向。巨石淮安基地因此荣膺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首批四星级上云企业、先进级智能工厂等多项殊荣,成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旗帜。

  走进智能车间,AGV机器人沿轨道穿梭运送纱锭,数字大屏上跳动着上百项实时参数。整个基地建筑则机容量达23.5兆瓦,源源不断地将“光”转化为电能。而在顾建定看来,巨石淮安基地的“零碳”绝非仅靠绿电输入,其核心在于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绿色革命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巨石淮安基地集成应用高性能玻璃配方、超大型池窑、关键原材料研发自制、智能智慧制造等一系列先进玻纤生产工艺和技术,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在绿色制造层面,淮安基地采用一系列清洁生产技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和技术开发,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

  开启绿色原料革命——自主研发的无氟无硼,高模高强E7、E8、E9玻璃配方,显著减少矿产资源消耗与生产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从源头实现降碳,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未来工厂”。

  打造绿色循环体系——构建水资源闭环利用、废丝100%回用体系,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生产始终,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工厂。工厂还为每吨玻璃纤维生成唯一“碳中和身份证”,实现碳足迹的透明、可追溯。

  推进绿色工艺升级——集成应用超大型节能池窑、纯氧燃烧、节能漏板、余热深度回收系统等尖端技术。“今年6月,我们成功完成全球玻纤行业首次窑炉天然气氢气掺烧试验,这是我们通向零碳制造的必经之路。”顾建定表示。

  同时,巨石淮安基地引入数智制造系统,配料、熔制、拉丝、络纱、检装……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员工,多条自动化输送线在各自轨道有条不紊地行进。中央控制室的超大显示屏营造出浓郁的高科技氛围,实时数据展示着全厂各个装置的运行状态。

  基地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数据采集—边缘处理—云端分析—业务协同”的智能闭环,实现生产计划、供应链、设备运维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巨石淮安公司采用3D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基地搭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虚拟环境中玻纤制造工艺过程的重现,提升了工厂总览全局的运营能力,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同时通过SCADA系统、设备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实现了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为预测性维护提供了数据支持,显著提升能效与良品率,综合能耗比行业准入标准低30%。

  玻璃纤维是“点石成金”的艺术,其原材料是叶蜡石、高岭土、石灰石等天然矿石,产品最细仅有头发的二十分之一,重量为钢的四分之一,拉力却能达到钢的3倍,是一种性能极佳的增强材料。

  从风力发电、光伏产业,到新能源汽车、建筑家装、电路板……在巨石淮安基地展厅,能够看到玻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大众生活各时间段的应用场景。公司深谙“以绿电造绿材、以绿材促绿能”的可持续发展逻辑,以绿色新能源牵引新材料创新,用新材料支撑绿色新能源发展,为不同客户提供更低碳足迹的产品组合和多样化的循环解决方案,引领玻纤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赋能清洁能源方面,高性能玻纤增强纱是风电叶片的核心骨架材料,轻质高强的特性同样助力光伏支架系统效率提升。“据我们测算,全球每3支叶片就有1支应用到巨石生产的玻纤。”顾建定补充道。

  在驱动交通变革方面,玻纤复合材料可使单辆汽车减重高达15%,大幅降低燃油消耗与排放,是新能源汽车实现更长续航的关键推手。

  在构建绿色建筑方面,可回收玻纤复合材料用于建筑建材领域,不仅延长建筑寿命,更显著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巨石在建的10万吨电子级玻纤生产线G、云计算、AI、智能汽车等爆发性需求。其生产的“电子系统之母”级高端基材,以零碳制造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的绿色基底。

  据了解,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风电项目的风电叶片,均用到了巨石的玻纤产品,所发电量全部并入国家电网,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基地用于玻纤生产,另一部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生产、生活电力供应的绿色化。这便是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应用“微循环”的生动写照。

  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横空出世,定义了世界玻纤产业的发展新范式。它率先走通了一条“生产玻纤(绿电驱动)→使用玻纤(制造风机叶片等)→创造绿能(风电反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闭环之路,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智造系统解决方案,为应对欧盟碳关税等贸易壁垒提供了“巨石方案”。这条路径,是巨石作为行业领袖的责任担当,是中国制造向绿色、智能跃迁的生动缩影,更代表了我国建材行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产业革命的实力宣言。

  每一束玻纤丝、每一张纤维布的背后,是47台风机日夜不息的转动,是数字孪生系统中跳动的数据节点,更是巨石淮安零碳基地在建设“六零”工厂过程中递交的绿色答卷。

  未来,基地将持续以零碳为基,以智造为翼,在绿色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不断巩固其作为全球玻纤行业零碳智造灯塔的引领地位,为建材行业乃至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强大的巨石力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99号   电话:400-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夏令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